馬斯垂克南方高原區稱 "聖彼得山"(Sint-Pietersberg)旁邊是馬斯河,可由高原監控交通要塞的運河,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, 聖彼得山洞窟 North Caves / Grotten Noord & 聖彼得堡壘 Fort St. Pieter 因此留有戰爭遺跡。
聖彼得堡壘 Fort St. Pieter
爬斜坡到堡壘上去。
堡壘堅固的外牆。
這裡有遊客中心,也可以到堡壘內參觀。
參觀聖彼得山洞窟 North Caves / Grotten Noord 務必要有導覽才能進入,講參觀注意事項,著裝。
洞窟內溫度約在9-10度,尚未到洞窟內就趕到涼意,一定要穿保暖的衣物,門上的小洞,蝙蝠會飛進去過冬。
洞窟內無照明設備,要跟好導遊走,女巫們在跳舞,白衣女子是普通人,女巫試圖將女子拉進去同樂...
洞窟內可以種植,聖彼得山洞窟在二次世界大戰用於避難,有食物就能生存下來。
希臘神話的火神 洞窟內很暗,我們這團有發到三座燈,提燈的團友分別在團體前中後,幫我們指引方向,也讓我們看清洞窟裡的路和好拍照。
洞窟地圖 路線錯綜複雜,一定要跟好導覽走,黑色方塊是昔日納粹保存畫作的地方。
聖彼得山洞窟主要成分是石灰岩,但石灰岩會溶蝕崩塌,後期加了水泥,弄成與當地石灰岩像似的鵝黃色,支撐洞穴,有稜有角的牆壁線條就是之後補強的水泥牆柱。
洞窟內也有浮雕作品,原先牆上作品是挖掘工人或居民避難時所繪,後來有請藝術大師來創作。
很多宗教作品,應該是戰爭時,居民的心靈寄託。
有一些參觀洞窟的人,也會隨手塗鴉。
繪畫和浮雕的組合,導覽說"龍",但我們覺得是"蛇",畢竟"龍"的形象應該不是這麼普通,洞窟裡彎彎曲曲、叉路、通道好多,真的要跟好跟緊,不然會迷路。
盼戰爭結束,早日回歸日常生活。
洞窟內種植菇類。
水井 洞窟裡面有水源。
導覽拿起礦泉水,將水倒在洞窟上,石灰岩像海綿般,水馬上被完全吸收,不留痕跡。
石灰岩是良好的建材,切割好一塊塊,由工人搬運出去,工人就在石塊上劃記做紀錄,這個工期要搬多少?今日搬幾塊?之類的。
石灰岩很硬 試鋸看看。
搬運石灰岩的通道,洞穴路線彎曲複雜,沒有電梯,從天花板打洞運上去,比較有效率。
大型炊事房 大爐灶,有生火的痕跡,洞窟燻得黑黑的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