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形石柱 (4).JPG

台東文化之旅~今日至隸屬於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卑南遺址公園,一窺5000多年前,史前人類的生活

考古現場.JPG

準備去考古現場囉!!老爸一向很認真,會緊跟著領隊聽解說、做反應和發問,是配合度極高的學生

卑南文化遺址.JPG

卑南遺址公園位在台東火車新站旁,過去為卑南文化公園,2018年更名為卑南遺址公園

卑南文化遺址 (5).JPG

在5000多年前,就有人類群居生活在這片土地上,為了保存重要結構,便搭設棚架保護,透過考古發現和專家研究,能更了解當時人類的生活

卑南文化遺址 (1).JPG

範圍不算大,但可以不用晒大太陽

卑南文化遺址 (6).jpg

砌石牆是用石頭堆疊成的,防後方土石流失或崩塌,也有石牆功能,可見當時已經有不錯的建築技術。

卑南文化遺址 (7).jpg

聚落呈現東北-西南的軸向規劃,遙指卑南族的聖山~都蘭山石板棺用板岩做成的棺材,旁邊有一些陶器碎片,可能為陪葬品(在出土的石板棺中,也出現玉器、石器,象徵身分地位,有階級之分),當時人類生活中已普遍使用陶器,而且有靈魂觀念,相信死後另有世界,並有喪葬習俗。 

卑南文化遺址 (2).JPG

聆聽導覽搭配一旁的看板說明會更清楚

卑南文化遺址 (4).jpg

石柱是柱子遺留下來的殘骸,建築結構的一部分,用來支撐房屋。

卑南文化遺址 (3).jpg

排水溝如同今日的自來水管線,當時已經會引"水"來生活,水道旁築有砌石牆,嚴防土石崩塌,影響用水。

卑南文化遺址 (8).jpg

"水"從很遙遠的地方引過來,真厲害。

卑南文化遺址 (9).JPG

卑南文化遺址 (10).jpg

一圈一圈的砌石圈,推測是用來儲存食物的地下儲藏空間,還蠻多砌石圈的。

卑南文化遺址 (11).jpg

石臼研磨 卑南遺址出土許多石器,農具(石刀、石斧、石鋤、石鐮)、打獵工具(石矛、石鏃),而且有打製、磨製及穿孔等技術。

卑南文化遺址 (14).jpg

石英雲母片製成的石梯,可能為梯子、餵養牲畜的器皿...,因為數量稀少,也推測是特殊場所的器物,但真正用途不明

卑南文化遺址 (12).JPG

史前人類互助合作,建築出一間間比鄰而居的房屋,整齊一致的結構,展現出卑南在3500年前高度凝聚的社會文化秩序。


月形石柱 (4).JPG

卑南遺址公園地標 一級古蹟~月形石柱 板頁岩,為目前僅存原狀,未被移動的石柱遺跡。

月形石柱 (1).JPG

上方有個月亮造型,花東又不產板頁岩,石頭是來自中央山脈,那到底有什麼功能呢?

月形石柱 (2).jpg

因與台東車站很近,還照到普悠瑪耶!!

月形石柱 (3).JPG

旁邊一塊與月形石柱相同的板頁岩來說明,這板頁岩上挖了兩個"洞":石柱可能為建築的一部分,鑿圓孔以利用來支撐房屋樑柱;另一說由於板頁岩要從中央山脈運來,開鑿圓孔方便運輸,但開鑿圓孔的部位結構改變較薄,經過風化,斷裂成月亮形~月形石柱

月形石柱 (5).jpg


山刺番荔枝 (1).JPG

台東釋迦,沿路有多釋迦樹和在賣釋迦,還有釋迦冰、釋迦餅,但已經品種改良,這是早期的釋迦,學名山刺番荔枝,別名日本釋迦,可做果樹也可當行道樹。

山刺番荔枝 (2).JPG

花黃綠色,果實可食用,與一般釋迦相似,香氣濃郁,可做成冰淇淋

山刺番荔枝 (3).JPG

有看到果實喔!!

喜歡室內的,可以至展示廳,像博物館一樣,有定時導覽,若有時間充足,體力尚可,還可以走去看卑南族少年會所、史前家屋。

 

卑南遺址公園

臺東縣臺東是南王里文化公園路200號

開放時間 9:00-17:00(周一公休)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salix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